近日,科技部發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其中應用示范類項目“復雜地質條件煤礦輔助運輸機器人”由貴州省科技廳組織申報。該項目提出面向煤礦輔助運輸連續化、標準化、智能化、少人化需求,研究煤礦井下輔助運輸系統高精度導航定位、深部地下受限空間內防爆運輸設備無人駕駛、全礦井人員及物資智能調度等關鍵技術,根據不同井型研制煤礦輔助運輸機器人系統,實現煤礦物料標準化裝載、智能化配送、自動化轉運、無人化運輸,并針對運輸條件復雜礦井開展應用驗證。
為做好申報準備工作,4月28日,省科技廳會同省能源局赴黔西縣青龍煤礦、新田煤礦進行調研。青龍煤礦在礦井生產輔助系統無人值守、采煤工作面智能化、安全生產風險智能監測預警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公司注重創新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每年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對小試小改進行表彰,激勵引導職工開展科技創新,營造了良好的創新氛圍。新田煤礦在三區聯動瓦斯抽查、自動化掘進、智能化采煤等方面,具備一定基礎;在智能化煤礦建設方面,擬定了發展規劃,從三維建模和可視化平臺、采礦協同涉及等方面搭建智慧化管控平臺。
在調研中,省科技廳副廳長林浩談到,科技部將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復雜地質條件煤礦輔助運輸機器人”項目落到貴州,體現出近年來貴州省煤炭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引起國家部委高度重視,將通過國家項目支持貴州省煤礦智能化水平再上新臺階。林浩強調,此次調研的主要目的旨在選擇我省智能化水平較高的煤礦作為應用場景,聯合省內外科研力量和團隊集智攻關,開展西南地區復雜地質條件下煤礦井下輔助運輸機器人示范應用,并向全國輻射推廣。項目意義重大,挑戰性高,希望煤礦企業積極參與、精心準備、盡銳出戰,可結合前期省科技廳發布的智能采掘技術榜單,統籌做好申報工作,為推動煤炭工業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作出示范。